病文
这个冬天不冷
湖南常德鼎城区一中林玉倩
中午放学的时候,气温骤降。北风呼呼地刮着,似乎在告诉我们。冬天来了,街道上的梧桐叶在风中挣扎着,被风吹起的纸片,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无可奈何地翻卷着。我骑着自行车迎着风往家里赶,风钻进我的衣服,感到全身凉飕飕的。
一进家门,妈妈便唠叨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只穿这点衣服!”她一边说,一边拉过我的手放在她的胸口,随后,她从衣柜里翻出那件织了一个秋天的新毛衣,命令我穿上。我穿上了毛衣,感觉分外暖和。
我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饭。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一边为我夹菜,一边叮嘱:“晚上早点回来,我给你炖鸡汤。”
出门上学前,妈妈又从后面递给我一个热水袋。
我一手握着单车龙头,一手把玩着热水袋,突然,一阵汽笛声响起,我抬头一看,一辆车正飞驰而来,我惊慌失措地从车上摔了下来。
“摔疼了吧!”原来是正在街道上清扫落叶的阿姨,她一边拉我起来,一边拍打着我身上的灰尘:“下次要小心点,别一只手把车!”我感激地说:“谢谢!”
“慢点骑——”走了好远,还能听到阿姨的叮咛,我心里暖暖的。
我停好车,爬上教学楼。教室的门紧闭着,我悄悄地推开门,一股热流向我涌来。我刚坐下,同桌便伸过手来,捂住我的脸,问:“冷吗?”“还好!”“你的脸都冻红了。”听了同桌的话,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全身。
“老班还没来?”我问。同桌指了指后面,只见班主任正挨个儿检查同学们穿衣的情况。
放学的时候,老班站在讲台边讲话:“明天要多穿点衣服,听说气温还会下降。”
我走出教室,街道两旁的窗口射出柔和而温馨的灯光,我想着回家后那碗热腾腾的鸡汤,心里暖暖的。
其实,这个冬天好温暖。
号脉
本文通过自己一天中遇到的几件小事来体现家庭、学校、社会处处有温暖这个主题。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文章在用词上推敲得还不够。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用词贴切”列为发展等级“有文采”一项中的第一个要求。现将划线部分的字词修改如下:
药方
①段:街道上的梧桐叶在风中挣扎着,被风吹起的纸片,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无可奈何地翻卷着。我骑着自行车迎着风往家里赶。风钻进我_的衣服,感到全身凉飕飕的。
改“吹”为“卷”更为形象,风大纸轻;改“翻卷”为“翻滚”更贴切;改“钻”为“灌”更贴切,与后文妈妈说穿的衣服太少相照应。
②段:她一边说,一边拉过我的手放在她的胸口。随后,她从衣柜里翻出那件织了一个秋天的新毛衣,命令我穿上。
改“拉”为“抓”更能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改“翻”为“拿”说明母亲早就准备好了,更能表现母亲的爱;“那件”可有可无,删去。
④段:出门上学时,妈妈又从后面递给我一个热水袋。
改“递”为“塞”更贴切,一是因为母亲在作者的身后,二是作者不想要。一个“塞”宇表现出来的是母爱。
⑥段:她一边拉我起来,一边拍打着我身上的灰尘:“下次要小心点,别一只手把车!”
改“拉”为“扶”。
⑧段:我悄悄地推开门,一股热流向我涌来。
改“悄悄地”为“轻轻地”更贴切。“轻轻”指动作用力不猛,“悄悄”则指声音很低。改“热流”为“热浪”更准确,“热流”是指激动振奋的感受,“热浪”指猛烈的热气,从冷处到暖处就有这种感觉。
⑨段:“老班还没来?”我问。同桌指了指后面,只见班主任正挨个儿检查同学们穿衣的情况。
“问”字前要加上修饰语“小声”才合情理。改“检查”为“查看”更贴切,用“检查”显得太隆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