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期
刊物介绍
本刊1981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连续3度被 编入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紧密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全方位及时报道有关最新科研及实践成果, 积极引导和推动本学科及其实践的快速发展,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行业导向性。 主要报道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预防监督、治理 经验和效益及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学科阶段性 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遥感、系统工程、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 中的应用; 国内外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内容。
水土保持通报
- 1975-2014年河套绿洲城市化遥感监测与区域差异分析
- 岩溶生态脆弱区水安全动态模拟及其演变机制
- 赣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山洪灾害的敏感性
- 基于HBV模型的尼洋曲流域上游洪水致灾临界面雨量研究
- 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 带摩擦阻尼器的新型泥石流拦挡坝的动力响应
- 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 小型河流泛滥平原生态蓄洪措施设计
- 天水市群发地质灾害特征与成灾机理
- 临洮县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土壤流失特征
——以肖家河水电站二期工程为例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土壤水-河川来水相关性分析
- 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覆盖度估算的光谱模型及其应用
- ECH2O EC-5水分传感器测定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可靠性
- 重采样方法对DEM数据质量的影响
-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
- 风水两相侵蚀条件下流域泥沙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
——以黄河上游内蒙古段西柳沟为例 -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 基于环境评价的贵阳市土地开发利用优化
-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地上下一体化三维建模
- 不同基材边坡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以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为例 -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性分区
- 人工降雨条件下云南红土坡面土壤侵蚀特性
- 水保措施对红壤坡地柑橘林土壤呼吸及其水热因子的影响
- 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蚀的影响
- 冻融循环对不同比例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膨胀力的影响
- 沙障对不同林龄雨养梭梭林冠下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裂隙岩质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特征分析
- 神府煤田弃土弃渣体坡面流速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紫色土坡地土壤性质对耕作侵蚀的影响
- 植被恢复对岩溶石漠化区土壤有机碳及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雨强、坡度对紫色土坡面产流的影响
- 沂河径流非线性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淋溶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淋出液及三峡库区典型土壤性质的影响
- 两种边坡生态修复模式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变化
- 莱芜市红石公园土壤结构特征及其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
- 河西走廊中段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基于SPI指数的近50年重庆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基于GIS的慈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渭北旱塬垃圾堆积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山东省粮食生产动态分析与预测
-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垄作区田水土保持效益的变化研究
- 基于USLE模型的大小凉山地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 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定量评价
——以清远市瑶安小流域为例 -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 1964-2014年玛曲高原土地沙漠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基于RAGA-PPC模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
——以甘肃省庆阳市15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 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
- 广州市牛栏河近自然状况研究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基于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视角 -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农业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评估
——以甘肃省永登县为例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安康市渔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基于投入视角的山东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
- 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 河北坝上低山区坡地灌丛沙堆表面土壤理化性质
- 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分布及其特征
- 天津地区湿地退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的多变量相关分析
- 基于脱钩理论的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 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 南方崩岗侵蚀风险评估构想
- 旱区荒漠灌丛沙堆研究进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