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期
刊物介绍
《光学 精密工程》学报简介 《光学 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59年创刊《光学机械》,1966年停刊,1975年复刊,1993年更名为《光学 精密工程》。现为16开本,双月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光学 精密工程》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光学家王大珩,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张作梅、唐九华和陈星旦,现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院长曹健林。50余年的变迁,《光学 精密工程》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交叉学科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光学 精密工程》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较大、影响面相对广泛的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交叉学科的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Charles 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有中国特色的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光学 精密工程》自创刊以来,为本学科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为加速科研成果的诞生,为发挥预见与导向作用,为我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赶超国际先进行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这几年来,《光学 精密工程》继续以提高学术质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光学 精密工程》的编辑委员会由世界各地有权威的学者组成,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 精密工程》刊载现代应用光学与微纳米技术和精密工程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1)空间光学;2)光学材料和纳米材料;3)光学设计和系统;4)激光和激光技术应用;5)光通讯;6)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7)医用光学;8)先进加工制造技术;9)信息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10)测试技术与设备以及有关交叉学科等。 《光学 精密工程》的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运行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研究生等。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优先发表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的学术论文。所有录用稿件均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同时出版。 《光学 精密工程》被国外著名检索系统,如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多种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 《光学 精密工程》编辑委员会期望与科学家、作者、读者、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支持与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不懈努力,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
光学精密工程
- 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进展
- 大口径传输反射镜的研究进展
- 高性能偏振膜的研制
- 高性能光学合成石英玻璃的制备和应用
- 大口径N41型激光钕玻璃的小信号增益
- 磁流变抛光对熔石英激光损伤特性的影响
- 激光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 氧碘化学激光器腔镜表面缺陷的观察与分析
- 光学元件改性处理对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 用于强激光系统的光栅偏振器
- 激光钕玻璃连续熔炼技术
- 小特征尺寸连续位相板离子束修形的误差分析
- 复合型透射式脉冲压缩光栅的设计与制作
- 高功率脉冲氙灯灯管的性能
- 小形变变形镜的设计及其在低像差脉冲压缩光栅中的应用
- 后处理对HfO2薄膜光学特性及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 用计算全息法测量长焦透镜的透射波前
- 光学非球面三坐标测量中的像散补偿
- 激光聚焦线扫描法测量KDP晶体坯片的体缺陷
- 大口径光学元件斜入射反射波前误差测量和计算
- 基于波面面形的滤波计算
- KDPDKDP倍频晶体吸收系数的斜入射测量
- 大型环抛机蜡盘平面度的测量
- 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的磁流变加工
- 随动压力分布下的非球面抛光去除函数
- Ф420 mm高次非球面透镜的加工与检测
- 平面光学元件中频误差的磁流变加工控制
- “高功率激光光学元器件”专刊导读
- 大尺寸熔石英采样光栅的研究进展